您好,欢迎您访问无锡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网站!
投资热线:0510-82800752 / 82608712 E-mail:bying@wxvcg.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⑯ |
发布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4 06:41:23 点击: |
《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作风》(2014年3月9日),《习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 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既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经常进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 党的十八大一闭幕我们就抓作风,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展快一年了。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对一直紧绷的弦◆★★■■★,有的认为可以歇歇气★★、松松劲了◆◆■■◆◆。对此,我还是那句话★■: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的课题;作风建设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不但要抓党风政风,而且要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无论是正在开展第二批活动的单位还是已经告一段落的第一批活动的单位,都要有这样的认识和行动,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工作,要抓一件是一件,既然从作风切入◆■■★■★、拿作风开刀,我们就要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否则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而且这样的抓比不抓还有害,抓而无信更有害。人无信不立,党无信更不立。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作风建设同样如此,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只要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保持定力★◆★、寸步不让■★■,深化整治★◆■、见底见效,就能一步步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 现在◆■◆★◆■,社会上议论比较多、干部群众比较担心的是◆■★,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能不能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能不能巩固发展■■■?对这个问题■■,大家在整改措施中谈了不少。我看,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要让每个干部都明白,七十二行,每行有每行的规则◆■■。既然选择了当干部,就要自觉遵守当干部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党章等党内法规办★◆■◆◆★,按党确定的干部标准办◆★■,按党的纪律办■★,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对干部进行苛求的问题★★■。对干部要求严一点★■■◆★,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改进作风、管理队伍的基本着眼点。我们要把正确的做法坚持下去■■◆★★★,不能放松尺度★◆■。“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果放松了,大家担心的作风问题反弹现象就必然会发生★★★。还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2014年5月9日)◆★■■■◆,习《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98—99页 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治病强身相结合,改进党员管理机制,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健全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从严治理,把严的要求体现到管党治党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身上◆★。 从长期的实践来看,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我一直讲,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但有的只是破题,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触及,“硬骨头”还在后面。大家要坚定决心信心,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集中力量持续解决“”问题。 要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把纪检监察同对基层巡察结合起来、同各方面监督统筹起来◆★★★★,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要落实整治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统筹减负和赋能,让广大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作风建设要抓常■★■★◆◆、抓细■◆■★■、抓长◆★◆,这个“木鱼”要天天敲,让全党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作风问题复发和反弹,必须标本兼治★■◆,出现问题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多少解决多少,同时要着眼于强健体魄、增加抵抗力◆★,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下一步◆★■★★■,还要注意研究一些深层次问题★★◆■◆★,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制,特别要在解决体制和制度问题上多下些功夫,着力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使不良作风真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制度★★■◆“笼子”扎紧■★◆,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抓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是有必要的,但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在作风建设上,我们的制度规定也不少★◆★,但在狠抓落实上不够,有些制度规定原则性太强◆◆,缺乏刚性约束。大家不都形象地说嘛,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下一步建章立制工作要在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上下功夫★◆◆★,要制定就要制定好,制定了就要坚决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实现抓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党委的主体责任是什么?主要是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反◆■■★“”的实践说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假抓大不一样◆★★,严抓和松抓也大不一样。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锅内扬汤不如釜底抽薪。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没有制度保证,改进作风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 这些年,一些单位包括有的领导机关◆◆◆,讲面子不讲规矩,讲关系不讲原则★◆◆■■,遇到矛盾绕道走■◆■◆,问题摆着拖着长期得不到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群众反映很大★◆★■。在这次活动中,要好好纠一纠这种现象。很多问题,不是没有政策规定,而是有政策规定却不执行◆■◆★。有些政策规定是约束性的,有些明确是刚性要求,却成了“稻草人■◆”,成了摆设。这样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打碎一块玻璃没人管,最后所有玻璃都会被打碎,因为打了不受惩罚。很多方面都有政策规定■■,现在也还适用,就是因为讲面子★■■■★◆、讲人情,最后都被突破了。 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决不允许出现底下问题成串、为官麻木不仁的现象■◆■★■★!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明哲保身。自己做了好人■■★◆,但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什么位置上了★◆★◆◆★?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2024年6月27日),《求是》杂志2025年第4期 《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2014年5月9日)■■◆,习《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98页 《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2014年5月9日)★◆,习《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99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线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9—100页 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没有变化■■■◆◆,老百姓体会最深。为什么我们要抓景区会所■★◆■、送节礼◆■、送月饼■★■■■、送贺年卡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为什么要抓办公用房、公车配备★■■◆■■、出差餐饮等问题?就是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相反★★■★■◆,提高标准、从严要求■★◆◆■★,自然就会看到差距、看到问题■★◆。抓住了问题也就抓住了具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得到了一些重要启示,主要是★★:一是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向着理想信念高标准努力,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增强拒腐防变自觉性,同时要以党的纪律为尺子,强化刚性约束,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是要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要坚持不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同时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问责■■★◆◆◆,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三是要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要从问题入手,抽丝剥茧,查找根源,深化改革◆◆★■◆■,破立并举,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四是要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要把■◆★◆“选种育苗”和■■◆★■◆“田间管理■◆◆◆◆”结合起来,既把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又加强管理监督,及时清除腐败分子,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好局面★◆。这些重要启示和经验★★◆■◆◆,要长期坚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章立制,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体现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既坚持解决问题又坚持简便易行,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切中问题要害;既坚持目标导向又坚持立足实际,力求把落实党中央要求、满足实践需要、符合基层期盼统一起来;既坚持创新发展又坚持有机衔接◆◆■,同党内法规制度融会贯通,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建立制度,不能大而全也不能小而碎,不能“牛栏关猫★★★■◆”也不能过于繁琐◆◆◆。 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问题反弹。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2014年12月26日),《中国军事工作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23年版,第5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作了部署,要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坚持授权和控权相结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 作风问题★◆◆◆,有些看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不能听之任之。“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我们要充分估计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持之以恒抓好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 为什么要强调党委负主体责任?是因为党委能否落实好主体责任直接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现在,有的党委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有的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每年开个会■★◆■◆★、讲个话◆◆★,或签个责任书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对错误思想和作风放弃了批评和斗争,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疏于教育,疏于管理和监督★■◆★,放任一些党员、干部滑向腐败深渊★■★■★◆;还有的领导干部只表态■◆、不行动,说一套◆■★◆★■、做一套,甚至带头搞腐败,带坏了队伍,带坏了风气。 作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息息相关。许多问题,看起来是风气问题,往深处剖析又往往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如,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有大量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做。从县到乡镇、街道■■◆★■◆,再到农村和社区◆★★★,如何构建服务管理体系■★,如何整合人财物资源,如何有效采用信息化技术,如何保障公平公正公开,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都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研究■■■★。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实践,努力取得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长效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成果。再比如,从中央到地方,对很多作风问题都有一些制度性规范,但有些形同虚设★◆■◆、形同摆设■◆★◆★◆,牛栏关猫,很多作风问题不仅没有遏制住,反而愈演愈烈★◆■★◆。这些问题,都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抓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 《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2014年5月9日),习《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97页 当前,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都很具体★■★■★,不能以原则来应对具体◆■★★,要一一回应、具体解决。同时,要对各种问题进行分类,看是个别问题还是普遍问题★★■◆■,是某一工作环节的问题还是工作全过程的问题,是由比较单一原因造成的问题还是由深层次复杂原因造成的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 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对干部要加强全方位管理,把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统一起来,把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衔接起来,把八小时之内的管理和八小时之外的管理贯通起来。要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经常敲响思想警钟,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加强党内监督,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组织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完善体制机制■◆◆■★,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同时,要综合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2013年6月18日)◆■◆◆★◆,《习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78—379页 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作风问题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存在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这么多年来,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本加厉了。症结就是没有抓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则放任自流。所以■◆◆■★,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 作风问题最容易反弹★◆■■,如果不紧紧抓住◆★,一些已经初步压下去的问题很可能死灰复燃。经过教育实践活动,★◆■◆◆■“”问题蔓延的态势得到遏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其中很多还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病原体并没有根除◆■◆★;还有一些是因为不敢才有所遏制的,不能★★、不想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这正如人治病一样,病治了以后,进入恢复期,如果条件具备◆■◆★■,潜伏于身体内的病原体就可能再度繁殖★★,进而使病症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抓作风问题,规定文件有几大筐★◆★■■◆,查处的党员、干部也不少◆■,可为什么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呢★◆★◆■?我看就是病原体没有根除。“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所以◆■■◆,解决作风问题■★◆◆■,要像人防止疾病复发一样来抓■■◆◆★◆。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线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9页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2016年12月14日),习《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69页 要善于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使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而同步深化。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要落实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良性循环。 要密切关注和分析研判党情党风新动向,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根源治,既治标又治本★◆,提高管党治党的精准性、实效性。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要把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要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不仅要处理违纪者本人,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2014年5月9日),习《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98页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线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65—566页 现在,改进作风到了节骨眼上■★★◆,社会上有种种议论和思想情绪■◆■★★◆。很多人担心活动一结束就曲终人散,“”问题又■★◆◆■“涛声依旧★■◆”了。还有一些人盼着紧绷的弦松一松◆◆■★,好让自己舒服舒服。一些人等着看中央还要出什么招◆◆,看左邻右舍有什么动静。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各级党委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持续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绝不允许出现“烂尾”工程,决不能让◆★★★“★■◆■★■”问题反弹回潮。 有群众反映,现在,有些部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了,但办事不灵了。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抓紧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干部想干事问题,就要改变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逆向激励,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解决干部敢干事问题,就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促进他们创造性开展工作■◆。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作风建设由治标向治本转变也要靠法治,善于运用法治手段纠风肃纪,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实现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各级领导机关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查摆自身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整治、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对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018年1月5日)◆◆◆■,《习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11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0年1月8日),《习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03—304页 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要全面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建立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